【资料图】
漫步在龙州县的乡野之间,丰产的果株和劳作的果农是最常见的画面,但在基本的务农劳作之外,龙州县也在积极谋求更高效益的产业转型之路。
在与当地百姓交流中得知,龙州县能够吸收就业的工厂有限,45岁到65岁的劳动力基本都在农业中谋出路。务农保障了龙州百姓的基本生活需要,却给他们发展新产业时带来了困难。
“只在生产上做文章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一旦盲目跟风调整产业结构,种些热门作物,销售会成为大问题。”龙州县县长秦义敏说。他介绍,龙州之所以广种甘蔗达53万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广西糖业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在当地收购甘蔗,有稳定的售卖渠道,百姓种植甘蔗的热情也一直很稳定。
但如今在追求产业多样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这样单一且固定的收入来源,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其实,就在看到养蜂人黄民家身边一桶桶原生态待筛的蜂蜜时,笔者一行不免感慨,要是能直接从他这里买蜂蜜就好了。作为消费者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能够直接向原产地购买食用品往往意味着较好的品质,以及省去像溢价之类的费用。而作为生产者,能够形成自主生产、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商业模式,也是规模更大、效益更高、独立性更强的选择。这也正是黄民家养蜂基地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建立加工作坊。
在中国人寿的帮助下,龙州县彬桥乡的坚果产业已具备了两三家小作坊式的初加工企业,坚果价格随着工厂订单的增多会一步步趋于稳定。目前正在推动的奶水牛产业,龙州在物流与市场消费能力上都不具备优势,势必要依靠往外走,由此带来的高成本也需要给予引进的龙头企业相应资金扶持。
此外,龙州县也发现了人才缺乏的问题。做产业最终缺少的就是人才、缺少项目,即便想发展项目,面对占多数的中年劳动力也要反复做思想工作,把风险尽可能规避。人才是我们下一步最紧迫的振兴方向,秦义敏表示。
“龙州的老百姓很勤劳,不怕辛苦,怕的就是种植出来以后没有销路。”秦义敏说。在中国人寿的帮扶下,逐渐探索有效产业转型方向的龙州县正在走向具备产销加工综合能力的多样化产业发展之路。